新闻资讯

央媒:AI时代,该怎样看待学习?

“现在,人工智能这么强大,啥都会,孩子还那么努力学习干吗?绘画、书法都不用学了。”一位朋友在聊天中说道,言语间透着些许困惑和无奈。

央媒:AI时代,该怎样看待学习?
(图侵删)

人工智能来势汹汹,一些年轻人在网上发问,“学什么最有用”“刷题还有意义吗”“大学生还要写论文吗”……面对人工智能这一似乎没有能力边界的新事物,部分年轻人难免有本领恐慌和危机感。

有了AI“加持”,努力学习就没有意义了吗?其实不然。正如相关领域专家所言:“你是什么水平,AI就是什么水平。”简单理解,现阶段AI大模型主要通过用户提供的“提示词”来生成回答。提示词越详细、准确,答案就越充分。反之,如果提示词大而化之、模棱两可,提供给AI的有用信息有限,回答也就相应地简单甚至敷衍。

提示词本身就是知识。想要AI生成高质量的内容,离不开输入高质量的提示词,这就对使用者自身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要求。如果知识欠缺,AI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。更何况,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完善,AI输出的信息,仍需人们辨别使用。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、综合判断能力是难以辨别真伪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要想AI为我所用,就要不断学习,进一步提高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。

学习的过程,是刷新认知、重塑自我的过程。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、眼界越来越开阔,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就越来越强,思考更有深度,从而催生创新创造。

然而,倘若一味依赖AI获取答案,忽视甚至放弃学习,就难以擦出思想的火花。AI在手,一个人看上去无所不知、无所不晓,但这些知识并非“私人拥有”,顶多让人成为“知道分子”,难以产生真正的智慧和洞见。一个人凡事靠AI,时间久了不一定会增加新知识,反倒原有的能力可能因用得少了而退步,以至于到最后,离开AI就寸步难行了。

AI是个人能力和水平的“放大器”,一个人的知识体系越完善,掌握的技能越多,在AI帮助下,越能抵达更远、更辽阔的地方。非学无以广才。AI越强大,我们越需要通过学习武装自己,建立起深厚的能力“护城河”。事实上,学习的知识、掌握的本领,都会成为我们更好应对复杂多变外部世界的有力武器。有了完备知识体系的赋能,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变迁,我们都能赢得先机、掌握主动。

拥有超强能力,AI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学习、更高效学习。有中学生在网上展示如何借助AI学习外语,有大学生利用AI提升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……实践证明,AI在查找资料、分析数据等方面具有强大能力,用好AI这一好帮手,人们能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更高阶的思考和创作中,创造更多、更大价值。

未来已来。在技术飞快发展、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不掉队、占据主动,学习是不二法门。与其在技术的滚滚洪流中困惑、迷茫,不如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,在AI的助力下抵达远方。

  • 包钢股份:拟1亿元-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
  • 富国银行称科技银行业务团队在过去一年增长了20%
  • 欧洲央行一年来第七次降息,拉加德强调面对贸易战需保持灵活性
  • 居然智家:实控人、董事长兼CEO汪林朋被留置、立案,公司经营正常
  • 美国宣布对芯片、电子产品进口开展调查 为征收新关税铺路
  • 美联储最新发声!利率将维持不变 但今年仍可能降息
  • 研究:通胀放缓料将支持欧洲央行4月降息
  • 工人日报:能兼顾“一老一小”的家政员挺难找,咋解决?
  • 胡锡进:特朗普团队在故弄玄虚,释放复杂信息,吊市场的胃口
  • 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吴振宇已任省医保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提名人选
  • 关税十日,再聊聊黄金的配置价值
  • 多架歼-16展开多批次、全天候、高强度的空中加油训练
  • 近30%债权人达成协议,碧桂园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境外债重组
  • 重庆银行:综合实力争先进位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更足
  • 俄罗斯近5年建造49艘舰艇
  • 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