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
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,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。纪宁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:“我们在做一个项目,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‘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’,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。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,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。”纪宁说,这仅是一个案例,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,也越来越专业化。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,纪宁表示,不仅北京,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。
据介绍,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,夏粮丰收已成定局。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,截至6月13日,已播种面积7915.2万亩,夏播工作大头落地。初步统计,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,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,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。
张先生说,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,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。球衣、球袜、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,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。比赛数量的增加,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。
“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,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,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,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。”
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,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,了解、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、全球胸怀,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,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。同时,澳大利亚、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,单方面免签的推出,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,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,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,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。
在菱湖镇新庙里村盛江家庭农场,鱼塘中间建有30条养鱼“跑道”,“跑道”一侧是推水增氧装置,推动着鱼塘水24小时循环流动,让鱼儿在水流推力下摆尾,像是在“跑步健身”;而另一侧则是吸污器,左右移动吸取鱼类的排泄物和池底的残存饲料,让水体保持清洁。农场主盛素红穿着高跟鞋,站在鱼池边给鱼儿们喂食。她是湖跑道养鱼“第一个吃螃蟹”的人,“养了近30年鱼,从未想过,养鱼还能穿得如此体面。”盛素红感慨不已。
目前,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,为粮食生产“二十一连丰”提供了重要支撑。作为农田里的“优等生”,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,在农田质量、产出能力、抗灾能力、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有显著优势。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亩均提高10%至20%,许多农田达到了“一季千斤、两季吨粮”。